一批准备出厂的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运输车
工作人员通过后台对路上运行作业的运输车辆进行实时监控
企业工人在车间里组装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运输车
宽敞整洁的车内空间
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运输车
汽车企业:智能环保渣土车年销额预计达4.2亿
所谓:“政府搭台,好戏连台。”柳州是汽车城,我市渣土密闭化运输为本土汽车制造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商机———我市渣土运输企业使用的汽车,均由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东风柳汽公司”)制造。
记者昨天走访东风柳汽公司了解到,结合“黄标车”逐步淘汰,以及国家全面实施“国四”排放标准,东风柳汽公司于2014年开始研发新型渣土密闭车,推动渣土运输行业朝着绿色 、环保的方向发展。
怎样的运输车才适应新标准 、新形式下的渣土运输要求?东风柳汽公司主动与市容管理部门 、渣土运输企业对接,多方经过10次的探讨 、试验,于去年8月研发出上述“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车”,市政府决定在我市推广使用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车。
东风柳汽公司底盘部首席设计师赖玉明说,通过2个多月的实战运输测试,不断磨合 、改进适应多种路面状况,第二代智能环保渣土车于今年7月在柳州正式启用。
赖玉明介绍,该车车厢采用平推式密闭遮盖,车辆顶盖未密闭到位,则发出声光警报,车辆无法移动,防止因顶盖未密闭到位造成抛撒滴漏。另外,底盘等区域安装了多处传感器及监控探头,配合车载监管平台,达到车辆定点卸料管控,设定行驶路线,限速度行驶,视频监控 、语音通话等功能。将协助城市管理部门实现对于城市渣运便捷智能管理,并助力渣运公司做好城市渣运工作,实现低投入 、高盈利。
东风柳汽公司工程车销售部营销策划主管邹勇表示,新型渣土车正式投入使用后,该公司接到了安徽 、南昌 、长沙 、南京等地的数百份订单,预计年产量达1200台,销售额达4.2亿元。
“在如今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得到了市政府的扶持及相关政策的支持,智能新型渣土车的问世将成为汽车产业新增长点。”
运输企业:企业得到发展并形成产业链
“现在经济市场不景气,竞争激烈,但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企业健康发展。”市恒泰建筑垃圾运输有限公司 、市火光土石方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火光从2003年开始从事建筑垃圾的运输,他说,市场规范有序之后,为正规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目前,他的公司形成了施工 、运输 、修理 、设备配件销售等一条龙发展。
市运天运运输有限公司市场经营部经理冯克勇说,运天运公司前身是柳钢汽车运输公司,以前只是承担柳钢厂内外物流等运输。最新一代柳州产的乘龙国四智能渣土车面市后,柳州市提出要进一步全面规范渣土运输市场,为响应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公司开始申请建筑垃圾密闭化运输相关资质,承接社会基建土石方运输等业务。目前,运天运公司首批采购了27台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运输车,调配58名专职货车司机,分两班进行渣土运输作业。随着市场进一步规范,老式渣土车也逐步被淘汰,公司业务量开始不断增多。
冯克勇告诉记者:“如果不是近期雨天增多,我们车子每天的排班都是满满的,平常到停车场根本不可能看到车子。”此外,我市行业之间的强强联合,企业与企业抱团取暖,还初步形成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城市保洁产业链。记者采访得知,在市政府统一管理 、调控下,我市于今年初成立了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柳州市龙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三年内形成一条建筑垃圾从源头收集 、清运 、堆储 、交易 、再生建材生产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总投资1.4亿元,拟选址4个,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年处理建筑垃圾100万吨,并逐年增大。
“企业得到发展了,大家的环保意识也逐步提高。”市渣土协会会长靳建国说,该行业的从业人员既是建筑垃圾的“搬运工”,也是生活在柳州这座城市的居民。因此,在渣土运输处置过程中必须做到高效 、环保,绝不能牺牲市容环境而去追求经济利益。目前,该协会的13家成员单位共投入已超过1亿元购置新车 、引进车载监控平台等,支持我市全面引进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车。
市民:享受嬗变“红利”
记者还了解到,我市建筑垃圾密闭化运输管理,除大大拉动循环经济发展之外,更重要的是,其有效地解决了建筑垃圾运输撒漏污染城市道路、产生扬尘污染空气、乱排放建筑垃圾破坏生态环境等难题,实现了市区扬尘减少、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城市环境大为改善,确保了我市“山清水秀地干净”的城市品牌。
市领导多次在相关会议表示,城市建筑垃圾密闭化运输,其实最大的获利者是市民。我市建筑垃圾密闭化运输管理工作沿着新思路、新制度、新举措、新模式继往开来 、与日俱增、推陈出新,从而助力生态环境建设,让老百姓真真切切享受到市容环境嬗变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