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三类”不文明行为催生“职业”市容监督员

最高报料每次159条,最高奖励每期或8600元

古人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全市自7月21日开始实施《关于对车窗抛物、车轮带泥、车辆滴撒漏不文明行为举报奖励的实施办法(试行)》以来,收到不少热心群众举报“三类”不文明行为的信息,呈现出多人参与、分工合作及专业化曝光的趋势。昨天,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获悉,截至目前,最高报料每天达159条,最高奖励每期将给予8600元,或将催生出“职业”市容监督员。

团队专业化举报“车窗抛物”

举报“三类”不文明行为活动引起不少群众参与,有的一次就提供了多达159条举报“车窗抛物”的线索;还有的提供100多条线索中,有86条给予立案查处,意味着每期将给予8600元的奖励。记者从市城管委办公室了解到,近日,市民宋先生举报“车窗抛物”的成功率甚高,大多案件集中在10月份,曝光地点位于海关路、白云路一带。

记者从宋先生举报的视频中发现,这些被举报的汽车里抛出的垃圾可谓五花八门,有用完的纸巾,吃剩的龙眼皮 、花生壳,喝完的矿泉水瓶和易拉罐,更有甚者,冷不防从车里飞出一口浓痰……而且,其提供的视     频信息不光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还制作出详细的事件登记列表(包括:具体时间、具体地方、发生行为、车牌等)。

 负责“车窗抛物”立案的工作人员感叹,如此专业化的举报信息还是头一次碰到。一人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大量的工作,这说明越来越多人关注市容环境的管理。宋先生是如何进行专业化举报不文明行为呢?昨天下午,记者多方联系到宋先生,他说自己从9月份开始参与举报“车窗抛物”等活动,刚开始,购置了一些摄像器材,安装于摩托车上在各路口进行监控,效果不是很理想。后来他根据监控设备安装工作经验,组织自己团队对主要路口时时监控,有效地对“车窗抛物”等行为进行取证。

宋先生表示,他和其他同事每天得花大量精力回放视频,从中剪辑有效举报信息,再形成文本记录,最后提供给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这些工作不光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希望自己的团队能为创造良好的市容环境做出一点贡献。如果今后没有了奖励制度,也将把此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坚持做下去。”

大数据分析逐步“纠正陋习”

据了解,全市自7月21日开展    有奖举报“三类”不文明行为活动以来,收到不少热心群众提供上千条信息,其中已立案664条。从8、9、10月份的案件数量来看,呈现出“三类”不文明行为增多的趋势。

城管、交警等部门通力协作,根据市民举报的三类违章行为线索,通过公安交通综合系统联系到车主,由城管直属大队执法人员依法处罚,逾期拒不执行的当事人将被所在单位或所居住社区通报。

“发动群众举报不文明活动,是为了将来城市市容更美丽、人们生活习惯更文明。”市城管委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一段时间举报“三类”不文明行为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同一车辆违章的情况几乎没有,下一步可对同一路段、同一时间段出现的“车窗抛物”等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这不光有利于执法部门立案查处,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醒并纠正部分司机的陋习。

另外,该负责人认为,不管是“职业”也好、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城市管理也罢,都符合“我们的城市大家来管”的理念。但是,根据具体奖励办法规定,以套取资金、牟取利益为目的,采取不正当手段编造违法事实进行举报的,将不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