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装载渣土被及时叫停
“附近的工地施工造成尘土飞扬,路都看不见了!”近日,家住锦绣路的市民吴先生通过“柳州是我家”公众微信平台反映,锦绣路一工地装载渣土不规范作业,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如同“一根网线”,一头连接相关处置问题的单位,一头连接千家万户,通过“人机对话”快速处置问题,吴先生得到了满意的答复。7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加大“智慧城管”建设,市民可对城市管理工作“评分”,而当事人违章记录等信息也将被存档、备案,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更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家园”。
老百姓给城市管理工作“评分”
近日,锦绣路一工地施工人员在装载渣土时,为图省事没有请洒水车,造成灰尘漫天而被吴先生投诉。通过数字城管视频抓拍,10多分钟后,柳北区城管执法人员到达现场,责令施工方立即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并依法给予500元罚款。
半小时不到,吴先生收到数字城管工作人员的回复,他在手机数字键按下“1”满意。
据了解,我市开展城市管理目标责任制“金壶杯”竞赛活动进入19个年头,通过各项工作量化评比,对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也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市城管委对各城区(新区)行政执法、环境卫生、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道路扬尘、“两违”整治等内容进行综合考评。其中数字化城市考评占80%,扬尘治理、“两违”整治各占10%,由原来的突击检查向日常考评和长效管理转变。
而市民通过“12319”热线电话、“柳州是我家”公众微信平台等方式参与城市管理,对投诉的问题处置情况直接“打分”。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将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平台的功能优势,从技术上配合“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的“大城管”城市管理模式,实现市、县整合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落实数字化城市管理县、城区层面高位监督。利用互联网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通过主动的问题发现机制、责任明确的问题处置机制和长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实现科学、严格、精细、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全民城管”模式。
大数据分析精细化管理“家园”
今后,当事人违章记录等信息也将被存档、备案,何人、何时、何地违章情况一目了然,执法人员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大街小巷进行更规范化、精细化服务管理。
记者从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了解到,今年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将全面升级,以“互联网+城市管理”模式联通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绿化管理、城市市政公用管理、环境保护管理、公安交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快速响应、及时处置城市管理问题。
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开发建设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该平台建设并投入使用后,一方面将改变市县两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传统、落后的内部管理,彻底打破各级执法部门信息孤立、执法交流闭塞等实际问题,实现各级城管综合执法业务数据的实施传输、互联互通和共享使用。
另一方面直接依托系统,可以对进行各级执法业务工作实行有效监督、考核和指导,落实执法责任制,促进实现我市城市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升级。确保实现阳光执法统一平台,实现执法办案统一流程,法律文书统一规范,办案审批统一制度,人员效能统一监督的“五个统一”规范执法体系,并以此模式扩大至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