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空”三栖城管 擦亮柳州“新门户”

柳州金沙角属于“百里柳江”重要节点,城中城管查处橡皮艇出租乱象,规范沿江景观风貌的同时,助力柳江航道安全。

素有“玉带束龙腰”之称的柳州市城中区,由河北半岛和河东片区组成,城市管理、市容市貌敢于创新,让坐拥东门城楼、具有千年积淀的城中区焕发新姿。弹指一挥间,润物细无声——“品质城中、幸福生活”正由抽象概括的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城市家园。

1

无缝立体监管 构建“品质城中”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作为“城市生活核心区”、“城市形象展示区”,柳州市城中区坐拥繁华商业中心、传统古街古巷;作为城市向东发展成果的河东片区,10年光景彻底巨变,现代化住宅和楼宇拔地而起,成为柳州的“曼哈顿”,在时光流转的东门城楼、古色古香的窑埠古镇映衬下,铭刻城市发展的烙印。

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城市家园更为清新,品质生活更为舒适,形成“人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独特气息,宜商宜居“积聚效应”凸显,激发前所未有的城市发展活力,但也给城市管理带来全新挑战。

占道经营、违法建设、户外广告违规设置、路面撒漏污染、牛皮癣广告等“城市病”,几乎无时不在,成为影响城市“幸福指数”的逆向推力,如何标本兼治、破解发展进程当中的“幸福烦恼”?

柳州市城中城管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空间上打造“水陆空”立体监管、时间上实行“白加黑”、“五加二”无缝对接模式,通过统筹兼顾、集中攻坚、划田包干、加大宣传等方法,执法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严格执法与柔情服务相互结合,使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发展理念更加科学、发展优势更加彰显、发展成果惠及全民。

城中区城管执法局去年以来,结合实际对症下药,“水陆空”多管齐下,以巩固提升城市形象为核心,打造立体式、多方位、全覆盖的“三维一体式”城中模式:维护“百里柳江”沿线景观风貌,打击市容违规乱象,依托卫星遥感和空中航拍查处违建,为提升柳州城市形象,增加城市品位,肩负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干效果,交出一份完美的“民生城管”答卷。

2

百里柳江沿岸 净化视觉空间

“柳江不输漓江,柳州不逊桂林”。

在柳州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中国柳州”最上方黄金位置的背景图案,是一幅幅展现地方元素的写实风情画卷。这句底气十足的口号,书写柳州人的满满自信和自豪。首次来到柳州的外地游客,无不留下深刻印象!

柳州市城中区的“百里柳江”沿岸,拥有金沙角、环江滨水大道、水上舞台、灯光喷泉等标志景观,成为柳江画卷的核心区间,但是沿江无序设置的户外广告,形成柳江景观的视觉污染。
柳州市滨江东路某高层建筑楼顶的“花红片”广告牌,由于矗立时间较久,面积较大,成为柳江岸边的“地标式”户外广告。城中区城管执法局晓之以理,动员业主自行拆除,业主积极配合最终自拆。去年,城中区城管执法局拆除160块沿江广告,面积逾千平方米。有的广告牌虽然面积不大,但违规装设LED电子屏后,夜间爆闪效果极为刺眼。

长达30公里的环江滨水大道依山傍水,柳州投入巨资打造,设置铺设“红地毯”的亲水自行车道、慢跑步道、风雨桥,今年2月刚刚全线贯通,以柳州古八景之一的“龙壁回澜”为代表,沿途景观和配套设施令人陶醉。

为推进该重点项目,城中区城管执法局克难攻坚,迎难而上啃“硬骨头”、除“绊脚石”,2015年拆除工程红线及周边违建123户,违建面积将近7万平方米,相当于9.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随着“百里柳江”5A级景区申报,部分“头脑精明”者嗅出其中商机,农家乐或私人住宅等沿江违建再次浮头,新增违建约达30处,环绕柳江的风景线受到侵蚀。

今年4月,城中城管杀个“回马枪”,首批拆除沿岸6处违建,建筑面积将近2000平方米,为打造“百里柳江文化带”保驾护航。

3

创新市容管理 无愧“宜居城市”

柳州市一直注重城市建设,着力建设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打造“生态工业柳州,宜居创业城市”。什么是宜居城市?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指出,就是人们愿意到这个地方工作、生活,要让我们城市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生态景观。

假如扬尘撒漏黄沙漫天、沿街垃圾随处可见、街边小广告随处可见、无证游商占道经营、店铺招牌杂乱无序、餐饮夜市乌烟瘴气……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势必难以提升。城中城管通过“五个创新”,逐步实现市容市貌管理常态化、精细化、机制化,让市民和游客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创新路段监管,实行“高峰定点控制、平峰坚持巡查”,实施“划田包干”新方法,探索“以岗带点、以点连线、以线促面”系统管理,营造良好的宜居宜业环境。

——创新勤务模式,按照“路段巡查+机动整治”要求,开启“日常监管+机动整治”新模式,队员随身携带“处置通”、照相机、执法记录仪等设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创新精细管理,制定市容市貌管理实施标准,通过细化标准、量化目标、明确职责改善城市环境,加强路面巡查频率,加大街面管控力度。

——创新疏导模式,坚持“合理设置、堵疏结合、规范管理、循序渐进”思路,引导摊主到青云民生夜市、高岭路民生夜市等场所经营,变“堵”为“疏”。

——创新督查方法,实行“周考、月排、季评、年结”考核,涵盖仪容仪表、考勤纪律、执勤车辆等方面,去年查处队员违规268人次,精神面貌和士气明显改观。

创新就是执行力、战斗力、生产力。去年“金壶杯”竞赛、“一暗一公开两随机”、城乡清洁工程的检查评比,柳州市城中区均获佳绩,以桂中市场外围为代表、久治不愈的马路市场,以及东环大道沿线泥头车撒漏污染,经过攻坚整治彻底变样。

4

借助空中科技 打造“智慧城管”

城市管理是实打实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容不得半点松懈,依法打击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则是城市管理的重中之重。对于某些藏在郊区僻壤、不易发现的违建,以及楼顶违法加建的楼层,如何消除空间巡查的死角盲区,将城市管理做深、做细、做透、做实?

城中城管借助科技手段打造“智慧城管”,通过卫星遥感侦测、无人机航拍巡查等方式,让藏匿的违建“原形毕露”,对侥幸行为形成足够的震慑力,彰显打击两违“风暴行动”的坚定决心。

在柳州市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北端的大冲口屯,近2000平方米违建刚刚落成,尚没有来得及装修即露马脚。该处违建四周看不到居住民房,人迹罕至,违建当事人抱着侥幸心理,以为“山高皇帝远”,违法占地、违法建房不会引起注意,但逃不过卫星遥感监测的“天眼”,最终被城中城管依法拆除。

柳州市金沙角小区刚刚交付使用,就出现高层住宅的楼顶违建房屋现象,城中区城管执法局“抓早抓小”,及时查处打击,并将办公桌搬到小区现场宣传,违建风气得到遏制之后,利用无人机空中航拍“回访”,发现没有违建回潮迹象,查处打击和宣传防范“同步走”收效明显。

柳州市城中区去年立案调查违法占地、违法建设996起,违建面积36万多平方米,相当于51个标准足球场;实施打击两违“风暴行动”29次,拆除违建399户,面积达到24.7万平方米,并完成53户违法加层建设的拆除,遏制了抢搭抢建的不良风气,拆除违法建设总面积、拆除市内违法加层建设均获柳州市“双第一”。

如今的柳州市城中区,早已颠覆工业城市给人留下的思维定势,给人展现的是一个青山绿水环绕、处处绿树繁花、环境整洁优雅的城市脸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