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责任田” 当好“服务员”

——柳北区以“人民城管为人民”的理念实施“四大服务创新”面面观

既要管好城市,也要服务于民。“两个轮子”一起转,城市才会变新样。

柳北区在城市管理中干在前、走在前、闯在前,以钉钉子的韧劲推进“服务+管理”相融相通、同频共振、联动提升,用务实与担当种好美丽家园的“责任田”,用诚心和细心当好暖民心的“服务员”。

咬住服务不松口,抓住服务不松手,扭住服务不松劲……柳北区在城市管理中上演了一幕幕利民为民便民的“服务奏鸣曲”。

1管理创新:打铁首先自身硬

“四落实”——一招一式练内功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打造新型督察队伍。

白色的帽子、皮带、执法记录仪和急救包等装备一应俱全。柳北区委、区政府以“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为切入点,全面升级城管督察装备,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城管督察对执法人员言行举止、执法程序及适用法律条款等方面起到“医生”和“啄木鸟”的作用。为此,柳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专门制定《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督察人员在不同时段随时上街检查考核。督察人员如果发现执法队员在市容管理或者仪容仪表方面存在问题,可当场督促整改。

柳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落实组建高素质的督察队伍,落实督察人员专用装备,落实督察人员对全局市容管理工作的检查制度,落实相关考核制度,有力促进市容管理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2理念创新:人民城管为人民

“四转变”——一心一意惠百姓

在健民路等路段设置临时便民疏导点,既服务于民又破解占道经营。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对城市管理来说,这‘源’和‘根’就是服务理念。”柳北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说,按照国家住建部倡导的“721”工作法,有70%的问题要用服务手段解决。从这方面来讲,服务才是破解城市管理问题的“金钥匙”。

柳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百姓心为心,把“人民城管为人民”的理念融入脑中、放入心中、践入行中,突出服务为先,把服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走出去听民声,沉下去解民忧,踩着泥巴寻“疏”的思路,走进社区求“疏”的创新,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共同分享城市管理的成果,把服务于民的“关口”前移,在服务为先的实践中率先在全市拓出了新路。

柳北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说,柳北区在理念上实现了“四个转变”,即实现了从城管部门单枪匹马向发动群众共管共享转变、从以疏堵结合为主向以疏为主转变、从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从末端执法向源头治理转变。

3建设创新:打造服务型队伍

“四加强”——一举一动为民生

柳北区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转派案件。

“寻找服务主题、提升服务质量……城市管理中‘一揽子’的‘服务菜单’要通过一支服务型的队伍来实现。”柳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一名负责人说,该局通过“四个加强”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让服务更精细、更贴心、覆盖面更广。

在全面加强“法治城管”建设方面,柳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建设法治城管,依法建立城市管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按法定程序审核确认、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同时加大对城管队员法律法规的培训力度,让队员形成法治思维,做到以法治市、以法促行,做到严格、公开、公正执法。

在全面加强“智慧城管”建设方面,柳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积极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延伸拓展数字城管工作,探索数字城管受理监督执法工作机制,逐步推动数字城管网络体系向执法领域拓展,并探索推进执法数据的预警、监测和实时监管平台建设,实现城市管理的动态化、实时化和全覆盖建设。

在全面加强“阳光城管”建设方面,柳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开制度,公开执法活动,让执法办案“晒在阳光下”。

在全面加强“服务城管”建设方面,柳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疏”的办法重点解决占道经营、小广告治理、“两违”、马路扬尘、露天烧烤等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影响环境的重大民生问题。

重在建设“内”亦重在做好“外”,内外联动才能更好管好城市,当好“服务员”。柳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探索成立一支“女子城管文明宣传队”,逐路逐户对门面业主宣传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使城市管理理念深入群众心中,规范门面业主跨槛经营的行为。

治撒漏,查处车轮带泥,确保“地干净”。

拆除大型户外广告。

4实践创新:主动作为纾民困

“四服务”——一枝一叶总关情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

柳北区在城市管理中,抓住百姓最直接、最关心、最切身的服务需求,重点推出四大便民服务。

新服务一:首创临时便民疏导点暖民心

占道经营是依附于城市身上的“老茧”。面对这个城市管理中的“老问题”,柳北区变堵为疏,服务为先。从2016年8月开始,柳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就是否有必要设置便民疏导点对1200名市民进行民意调查,而接受调查的92%市民认为有必要设置便民疏导点规范管理。

听民声,顺民意。柳北区为此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临时便民疏导试点工作,合理选择不影响交通及市容环境的三、四级道路规划设置18个临时便民疏导点,引导就近零散、无序的流动摊点集中有序规范经营。

柳北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说,该区按时间、地点、摊位数、经营类别等条件限制,今年1月初已陆续开放三中路西段八卦岭巷、北雀路西三巷、桂景湾路水天一洲、健民路、雀儿山路原福兴市场周边、香兰路志诚屯一队6处临时便民疏导点,引导344个流动摊点进点经营,年底将再完成12个点的设置。

“临时便民疏导点的设置,实现了‘三转变’,即科学规划,变无序为有序;提升品质,变无证为有证;创新管理,变粗放为精细。”这名负责人说。

今年3月1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柳北区组织召开占道经营整治经验交流会,与会的人员一致认为:“柳北区设置的临时便民疏导点统一分类、统一选址、统一控量,实行精准管理、动态管理、联合管理,既便了民,又清了占道,在整治占道经营方面值得学习借鉴!”

新服务二:首设便民信息栏顺民意

柳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解决城市“小广告”问题,2016年8月,柳北区在我市各城区中率先采取监管分离、市场化管理方式,实行专业化清理、专业化管控、专业化维护,运用市场化手段治理“牛皮癣”,创新城市管理手段,通过严格招投标,聘请有环卫作业资质的企业专业清理“小广告”,对“小广告”做到高效、环保的清理。

“自市场化运作以来,共清理全区主次干道小广告20万余处,及时处理回复信息中心一级平台转办的各路段关于小广告的案件1878起,使‘小广告’类别案件的办结率、回复率均达到100%。”这名负责人说。

对症下药方才见成效。柳北区在对“小广告”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后继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通过与社区的多次沟通、调研及选址,最终在辖区范围内设置115块便民信息栏,根治城市“小广告病”。今年1月17日,全市在柳北区召开小广告治理经验交流现场会,推广“柳北经验”。

新服务三:首建便民服务岗亭应民声

在管理中强化服务,以细化服务来促进管理。柳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说,柳北区在城市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服务理念,我局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在辖区内设置5个便民岗亭,岗亭中配置有雨伞、急救药品、饮用水、打气筒等便民物品,并提供环卫工人休息点、问路咨询等便民服务,便民点的设立加深了城管与市民的联系,树立了城管的良好新形象。

新服务四:首把所有社区纳入数管系统解民忧

民意相通,城市管理才能成功。柳北区城市管理信息中心一名负责人介绍,柳北区的数字城市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在全市率先把所有社区纳入数字城管系统,打通民意畅通“最后一公里”,以数字城管系统解民忧、祛民愁。

柳北区数字城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创新工作方法,推进长效管理,实现“管理精细化、手段数字化、评价科学化”。

“针对城市管理过程中出现部分案件处置存在职责争议,特别是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井盖类和道路破损类案件及办理难度较大的案件,信息中心多次召集相关部门进行协商解决,及时清除安全隐患。”这名负责人说,柳北区还细化监督标准,推进工作落实,配合做好各项专项普查,推进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