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共建共享

——透过“实干路径”看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的“柳州行动”

4月是全国爱国卫生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各成员单位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我市通过一次次“实干行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的成果。

2015年3月,我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但我市快马加鞭未下鞍,向“实”处着地,向“干”处着力,用“工匠精神”巩固了国家卫生城市的成果,百姓从中共享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红利。

“实干路径”之一:聚集民力共建共享
——推进“五大健康工程”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我市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工作中,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推进“五大”健康工程——

以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着力打造健康环境工程:继续实施老旧住宅小区、“三无”小区综合整治;建设完善市政道路、慢行交通系统等设施;创建无违建社区(村屯)、无违建街道(乡镇);整合资金1亿多元对全市78个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

以强化安全监管为重点,着力实施健康饮食工程:大力推行“明厨亮灶”工作,深入推进各类专项整治;不定期对全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消毒餐饮具进行抽检,餐饮具合格率为100%……

以健全长效机制为抓手,着力完善健康服务工程:构建“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建设医联体,实施“互联网+分级诊疗”战略;实现了参合农民在市区范围内跨县域参合、报账……

以拓展惠民服务为主线,着力打造健康细胞工程:开展健康医院、健康公园、健康社区等建设;开展无烟政府机关、无烟学校、无烟单位创建……

以提高健康素质为主导,着力培育健康人群工程:优生优育充分保障,实现了诚信计生全覆盖;“全民健身”更加普及……

“实干路径”之二:以点带面促“靓”变质变
——实现“六个持续提高”

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工作中,我市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城市发生了“靓”变与质变,实现了“六个持续提升”:城市居住环境质量持续提高、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持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高、病媒生物密度控制的有效性持续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持续提高。

建筑工地环境卫生、水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泥头车”、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柳江饮用水保护河段继续保持国家地表水Ⅲ类以上水质标准……地更干净了,水更清净了,环境更洁净了。

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主要街道乱张贴、乱涂写、乱设摊点情况得到有效扼制;广告牌匾设置规范……我市已连续七次蝉联广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特等奖。

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餐饮药品流通经营企业店面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治理;二次供水卫生合格率达100%……

环境美起来还要人的心灵美起来。人的心灵美,带动人的行为美,广大市民文明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

“实干路径”之三:合力建设健康城市
——着力“四个重点加强”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工作中,我市注重常抓、抓常、长抓、抓长,建立健全了爱国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执行了“门前三包”、周末大扫除等卫生责任机制,构建了联合执法常态化工作机制,形成了公众媒体监督机制,形成了快速反应机制,完善了考核评估机制。

市创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着力“四个重点加强”——

重点加强城市管理法制化进程,创新城市治理地方立法工作,加快出台城市管理办法、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办法等规章,加快制定无物业小区整治标准、建设工地规范化管理标准等。

重点加强市容市貌管理,实施城市建设和治理“五项工程”,即实施“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程、抓好城中村、城乡(城铁)结合部整治工程、开展全市“三无”小区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开展市场及市场周边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开展建筑工地专项整治工程。

重点加强全民健康的促进,大力普及健康知识,积极推进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工作,继续推进控制吸烟工作。

重点加强督查问责,实行固定检查、交叉检查、互相检查的有机结合,并注重结果运用,突出“两个严问”(严格问责、严格问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