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货车接受检查
整洁的城市容貌、畅通的交通秩序、文明的行为习惯……那么,如何保持柳州“山清水秀地干净”的城市名片不褪色?近年来,我市下大力气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探索构建“大城管”格局。然而,目前我市城市管理还有待提升。
据了解,2013年以来,在“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的持续发酵下,南宁宜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近日,记者跟随我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赴南宁“取真经”,探索进一步打造宜居、宜业、宜人的城市环境。
见闻: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深入民心
3月24日18时30分,柳州考察组一行驱车从南宁东进入民族大道,一路畅通。在迎宾滨湖路口,交通顺畅,红灯时所有的车辆都遵守交通规则,连电动车也不例外。在一旁执勤的民警宁峰华说,电动车如违规通行要在附近的整治点学习半个小时,期间要抄写一遍《文明出行》读本,然后到附近路口当文明交通督导员。“如今很多驾驶员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记者走访发现,南宁市在马路两旁和人行道上设置很多停车位,流动摊点也被疏散到临时摆卖区、跳蚤市场等区域规范经营。不少市民、商贩都了解“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的目标。大街小巷占道经营、交通路口行人车辆乱窜、随手乱丢垃圾等现象较少。
揭秘:“三个高位+全民参与”破解难题
据介绍,从2013年6月起,“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正式启动,不到两年时间,南宁的城市宜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这是怎么实现的?
“充分发挥高位指挥、高位协调、高位监督作用,提升城市治理大格局。”该行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是抓好顶层设计,成立“大行动”指挥部。由各级政府及部门主要负责人“挂帅”,积极协调相关单位严格按制度管理;二是依托“互联网+城市管理”信息技术,实行网格化“一格多员、一员多责”管理,把街道、社区、城管、环卫、市政、住建、园林、交警、工商、食药等单位纳入每个单元网络监管,采取正、负工分事事考核;三是科学考评奖惩,实行严格问责。数字化城市管理部门实施高位监督作用,结合民意调查引入第三方考评机制,对于考评结果不达标的部门及单位,第一次由分管领导进行全市检讨,第二次约谈主要领导,第三次直接问责。而对于考评排名靠前的实行奖励。
结合目前柳州城市管理的瓶颈,市城管委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认为,城市管理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入手,势必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集中解决与市民生活最密切相关的重点、难点问题,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城管”格局,齐心协力共同打造美丽柳州宜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