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向善 明灯闪亮——柳州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之路

  01这是一条续力传承路——文明之源穿越千年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

柳州,一座山清水秀的历史文化名城,自然景观与人类文明在这里水乳交融。

5万年前,柳江人在这里繁衍生息;2100年前,汉朝在这里开启建城序幕;1200年前,柳宗元在这里演绎人生传奇;380年前,徐霞客在这里留下寻幽探秘的足迹…

  新世纪以来,开明开放、敢为人先的柳州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一棒接一棒,续写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衍生而成的辉煌篇章。在柳州,幸福唾手可得,美丽抬头可见,文明环绕身边。

  02这是一条内涵发展路——文明之带厚德载物

柳州,既是一座有文明新内涵的城市,也是一座有文明新风尚的城市。

  滋润文明种子的柳江文化带,一幅柳州全面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华美画卷,一条集聚先进文化的活动带,一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播正能量的宣传带,一条提升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带,其建设经验被中央宣传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肯定和推介。百姓宣讲“百千万”工程品牌效应持续放大,全市开展各类主题宣讲7553场次,受众达188.3万人次。“道德模范”“龙城美德少年”“最美柳州人”评选和发现“柳州工匠”活动蓬勃开展,先进人物的榜样引领力日趋增强。具有柳州特色的“雷锋超市”建设力度继续加大,现已建成83家。由文化志愿者自发创办的“五月花书吧”现已成为市民的精神家园。文明交通劝导、文明旅游、网络文明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随处可见。

  一次次文明故事的传唱,凝聚榜样力量;一个个道德楷模的身影,引领时代风尚……文明的软实力托起了柳州发展的新希望。

  03这是一条生态绿色路——文明之都宜居宜业

柳州人用敢于担当的勇气和攻坚克难的决心,把工业城市变成了生态宜居之都,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协调发展,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6.3%。柳江河饮用水保护河段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III类以上水质标准。

深入推进生态花园城市建设,重点打造“紫荆花城”品牌,每年4月,紫荆绽放、满城花海,到柳州赏花已成为一种时尚。

精心打造“21世纪现代山水工业城市”,柳江成为全国工业城市河流治理的典范。“百里柳江,百里画廊”景观带成为彰显柳州特色的魅力名片。举办国际摩联水上摩托世锦赛等国际赛事,“百里柳江”名震中外。

生活在这个文明之都,广大柳州人有了亲切的归属感;生活在这个生态宜居之都,广大柳州人有了深切的自豪感。

  04这是一条共建共享路——文明之行利民惠民

共建文明,共享文明。十几年来,柳州人始终把利民惠民根植于文明创建的具体实践。

  率先在全区成立市行政审批局,由一枚专用章代替原35个部门的82枚行政审批章,服务质量满意率为100%。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安装公安、交通天网视频监控探头1万多个、城管视频监控探头100多个、文化网吧监控探头560多个,创建人民满意的平安柳州。自主研发“双随机”联合执法抽查软件平台,为民服务的社会环境全面形成。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全市共形成26个义务教育集团,覆盖60多所学校,让每一个花朵均衡享受阳光的沐浴。特色医联体建设格局初步形成,依托市属5家三级医院,建立虚拟化的远程医疗分中心,目前已接入远程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达170家。广大市民在共建中共享了文明带来的各种红利。

文明创建,利民惠民。广大市民在文明共建中得到的是触手可及的幸福,得到的是满满的甜蜜。

  05这是一条文化厚植路——文明之根入脑入心

文明与文化相随,连绵不断的文明,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柳州在文明创建中,注重厚植文化这个“根”,注重让文明成为一种信仰,让信仰的明灯在广大市民心中闪亮。

近年来,3D舞蹈诗《侗》、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开展“柳州市优秀剧目2017年全球巡演”60多场,群众艺术争相绽放,精品力作脱颖而出,海内外观众重新认识文化柳州的无穷魅力。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五大行动”,打造具有柳州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品牌。深入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有效衔接,开展“美丽柳州•少年阅读纪”等10项活动,柳州荣获全国和自治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山环水抱幸福城,文明之光耀柳州。文明,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定会为柳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凝聚强大的精神动能!文明,是一种崇善向上的信仰,定会为柳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创造新经验提供“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