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城市治理让重庆活力迸发颜值提升

如果把一座城市比作一个“生命体”,政府职能部门或社会服务单位管理或权属的部件事件犹如城市一个个细胞、脉搏、关节或器官,居民社区犹如肌理组织,那么城市管理就是打造城市的“血脉之源”、有机贯通生命体的“经络血脉”系统。

一个良好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能够为城市正常运行和市民生产生活提供动力源泉和服务保障。反之,一个运行不畅通的城市管理体系则可能加剧各种“城市病”的发作程度和频率,严重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顺应城市发展大势,创新城市管理方式,保障城市“经络血脉”系统稳定高效、健康运行?

据重庆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显示,这个系统涉及建设、交通、公安、国土、房管、市政、园林等职能部门以及电力、通信、燃气、供水等事关民生的公共服务单位30多个。若政府职能部门或社会企业单位管理服务不到位、故障未及时排除、问题未及时解决,特别是事关城市运行、群众生活的“生命线”的地上和地下公用基础设施修缮保障不到位,或许引发城市“病变”连锁反应,出现诸如“垃圾围城”、“城中看海”、交通拥堵、管道爆裂等“城市病”。

创新治理结构,变城市单向管理为多维度治理

为切实推进和统筹落实城市治理责任,加强城市综合管理立规立法,厘清政府部门职责任务边界,充分发挥政府主管或协同部门的行业监管作用,督促落实社会企业“自身门前”或权属问题治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城市综合治理监督考核评价机制。

重庆市利用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以及新闻舆论监督等载体手段,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征集城市治理“金点子”、“好主意”,排查隐患、疏通关节,共同为城市治理“把脉会诊”、“开出药方”,让城市肌体在“应急抢救”、“吃药打针”的治理监督之中更新修复、恢复健康。

夯实基层基础,拓展“神经末梢”全覆盖

民生实事激发居民社区活力。城市社区作为市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和聚集场所,它犹如生命体的“肌理组织”,如果城市管理“经络血脉”未拓展延伸到社区,或许形成影响居民生活环境的“牛皮癣”、“粉刺”伤疤。重庆市从2015年至今用两年时间,完成主城区317条背街小巷、老旧社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居民群众在这项民生实事推进中提升了“获得感”、“幸福感”,有效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今年1月,重庆市上千万人次的市民群众,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最美小巷社区”、“最佳生态公厕”点赞评选。这种让市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绩实效,凸显了民生实事的温度,积聚了市民身边的幸福。

管理服务全域覆盖社区。城市社区是党和政府管理社会最基础最基层组织。如何建立健全城市管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责任机制,进一步提升居民社区“细胞组织”活力动力?重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今年“4.20”调研主城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时提出了明确要求、开出了治理“药方”:街道和社区最重要的一项职能,就是加强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推动城市管理服务向社区基层延伸、向背街角落延伸,以此夯实城市治理的基层基础,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打造方便快捷生活服务圈,提供便民惠民公共服务,努力构建集综合治理、社会保障、便民服务、环境宜居的现代新型文明和谐城市社区。

广泛宣传发动,共同唱响提升城市文明“大合唱”

提升专业治理能力素养。城市管理工作者是城市治理的实践者、引领者,要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为了人民管好城市”的人本观念,树立管理即服务、法治化管理、全周期管理、合作性管理的意识,努力提升懂城市、会管理、有担当且拥有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的城市综合治理能力水平。

共同提升城市文明活力。市民群众既是城市文明享受者,也是文明城市创造者,坚持软引导与硬约束并重,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搭建畅通各种渠道平台,广泛发动社会参与监督,开展文明志愿服务行动,加大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从房前屋后实事做起、从点滴细微小事做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使礼让崇德向善向上、维护城市公共环境秩序,成为广大市民群众一种自觉行为、一种文明风尚,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活力、城市文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