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践行五大理念 构建现代城市治理体系

2015年常州数字化管理项目获得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一年常州还被授予江苏省首批“优秀管理城市”称号。

常州市城管局局长吴建荣认为,面对“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这道必答题,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关键词:创新

一个井盖问题,半个月不能整改好,现在平均只需6个小时就能完成,而路面垃圾清扫保洁的整改仅需半小时。

小数据反映大问题。传统以市容、环卫等为主体的“小城管”模式,容易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各自为政,城市管理利益部门化,“你管你的,我管我的”;另一种是互相扯皮,“有利大家都来管,有事大家都不管”。

关于城市管理机制体制改革这道思考题,常州十年磨一剑,交上了一份厚重的答卷。

坚持创新理念,坚持深化改革,不断焕发城市管理内生活力,围绕构建大城管体制,优化城市管理要素的科学配置,创造制度供给,在顶层设计上形成全域工作格局。

常州在机制设计、创新上在全省率先实行高位监管,化繁为简,建立了一套符合自身实际并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成立了市长为主任、22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城市管理委员会,成为新的“城市管家”。

目前,常州已基本建立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和“重心下移、以区为主、属地管理”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新格局,将涉及城市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全部纳入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范围,建立长效点评机制,建立末位表态发言制度。

看得见,管得着。结合省标、市标、民标创标准,常州城市管理内容实现了最大化,涉及到13大类(日常保洁;道路容貌;住宅小区;菜市场;城市绿化;城市交通;市区河道;环境保护;建设工地;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生态绿道;轨道交通;综合类管理)共计63项;将“部件管理”划分为7大类(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地、其他设施、扩展部件)、98小类共计114万个。同时根据城市发展节奏,动态调整,新近又增加了生态绿道、轨道交通等项目考核。

常态中见真章,常州坚持不搞突击,彻底告别了“干净一阵子”的运动式管理,真正实现了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节假日与平时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

创新技术手段,让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与城管无缝融合。常州在环卫车辆、渣土车中首创设计应用了智能传感系统,对作业车辆安装了具有定位、跟踪、监控、数据传输等多功能的“智能一体机”,实时数据无线传输至监管平台。

同时,全面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GIS三维模型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大新技术为人服务的应用场景,逐步形成全面感知、广泛互联、高度智能的立体化城市管理体系,打破城市管理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

数字化城管系统从2008年4月30日开始运行至今,问题解决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群众对数字化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的满意率逐年提升(由2008年92.4%提高到2015年的98%)。

城市管理转型升级必须坚持用法治思维来引领。常州还创新建立了全省首家城市管理巡回法庭。主要受理如下案件:市容管理方面行政处罚强制执行案件,不服城管部门处罚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以及起诉城管部门不履行职责案件。

法院行政庭定期指派法官到巡回法庭,进行非诉听证,行政诉讼案件审理,接待当事人咨询、来访,在执法过程中更加依法办事。

关键词:协调

城市管理不仅是一篇战略文章,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城市管理的对象、范围主要还是在城市,城乡接合部、城中村等区域城市管理还较为薄弱。这与城市化的深化要求不相符合。

常州正按照协调理念,以全域视野逐步实现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全覆盖,并向乡镇延伸,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继将常州市区266平方公里中心区域纳入管理范围,划分单元网格2283个,2014年,又将金坛、溧阳纳入考核,城乡一体化考核,考核范围扩大至326平方公里。

常州实现全域一体,将镇区(金坛、溧阳、武进、新北)纳入长效管理考评。同时根据城市发展动态,新增加了生态绿道、轨道交通等项目考核,考核更加适应城市发展新要求。

2016年,在覆盖35个乡镇镇区的基础上,将考核范围延伸至行政自然村,逐步实现考核全覆盖。

建于十多年前的金坛华城二村,通过一系列提标改造工程“旧貌换新颜”。48幢楼房首先出新了外墙、粉刷了楼道,随后又拓宽了道路、修复了路面,并新建生态停车场,更换雨水管道和单元门等基础设施,小区管理井然有序。

“一把扫帚扫到底”,常州严格落实“统一作业要求、统一考核标准”,将标准化作业范围延伸至市区乡镇街道的重点区域周边及主要道路。

根据人流密集程度等指标综合实际情况,将作业道路分为三个等级,作业类型分为清扫、冲洗、洒水、清洗四种,实现路面干净、整洁、见本色,路牙及收水口无浮尘和垃圾污物。
地铁施工的阵痛期与城市管理这对矛盾如何协调?常州城管实行驻场指导。地铁施工围挡本身就是一道城市文明景观线。

走进2.5米高的围挡,本以为会看到一片脏兮兮的泥坑地,却发现施工现场非常整洁、有序,场内的路面都进行了硬化处理,地铁1号线所有施工站点内,都做到了场地硬化或者绿化覆盖。

此外,还专门设立10人组成的文明施工班组,钢支撑架设队、车站开挖队、钢筋混凝土构件施工队、土方运输队等管理也是井井有条。

关键词:绿色

现代化不能让车水马龙的喧嚣、雾霾围城的迷惘,淡漠了田园的乡愁,湮没了绿色的生机。垃圾、雾霾、餐厨废弃物等“城市病”已经深深痛击现代城市发展的“短板”。探寻绿色化的路径,要从一袋垃圾的轨迹看起。

常州结合实际,通过政府与市场的结合,采取村镇收集、区转运、市处理的模式,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管理承载能力结合起来,探索了一套“政府主导、源头控制、市场运作、严格监管”垃圾处理机制,让绿色成为现代城市的新常态。

全国优秀环卫工人、天宁区环卫处新丰站垃圾清运工黄峰每天早晨4点就起床了,他主要负责关河路、青山桥到五角场沿街和单位等地段生活垃圾的收集和清运,果壳箱一天收集最少4次,每天清运垃圾3吨以上,来往路程30公里。该地段靠近火车站。

在车站广场,他看到有随地吐痰或乱吐瓜子壳的人,都会主动上去劝说:“如果你是常州人,请你爱护自己出生的这座城市;如果你不是常州人,希望你成为这座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

黄峰收集的垃圾通过垃圾直运系统,无缝对接传输至垃圾收集车,经车厢高密度压缩后直接运送至垃圾填埋场、焚烧厂,无须经垃圾转运站进行压缩转运。

垃圾去哪了?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集中无害化处理已成为困扰不少城市的难题,臭气熏天的“垃圾山”缺乏科学管理,相关环保、再生资源人才更是稀缺。常州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总院合作,引进了国际领先的“全寿命管理”理念,使垃圾填埋场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对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垃圾填埋库容严重不足的困境,原有的垃圾处理模式已完全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常州又率先以BOT方式以启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走进光大环保垃圾焚烧厂,厂区树木郁郁葱葱、干净整洁,人工湖喷泉涌动,亭阁边上小池塘里的金鱼悠然自得,一群白鸽在厂区内悠闲漫步,四周弥漫着淡淡的青草香,闻不到任何臭味……

这满眼绿意的“公园之景”似乎不能与“垃圾焚烧厂”联系起来。

2009年至今,市区年均处理生活垃圾86.59万吨,其中焚烧75.18万吨,城市生活垃圾真正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常州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实现了从“以填埋为主”向“以焚烧为主、卫生填埋为辅”的转变,无害化处理率100%,资源化利用率达90%。

常州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被评为首批“江苏城建示范工程”,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稳定化组合处理技术及其应用,被教育部授予“技术发明二等奖”称号。垃圾焚烧发电厂自2008年建成投产至今,没有收到一起关于环境和空气污染的投诉。

食品安全已越来越受到百姓关注,而如何处置餐厨废弃物已成为大家关心的焦点。常州市城管局重拳出击,以采取集中收运餐厨废弃物为突破口,从源头上杜绝餐厨废弃物回流餐桌。

2013年常州市政府决定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特许经营企业建设常州市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及综合处置项目,市城管局在2015年11月出台《常州市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收集范围、收集对象、收集时间等具体工作。

2016年市、区城管部门积极配合中标企业与纳入收集范围的2302家餐厨产生单位签订了收运处置协议,签约收集率达100%,收集范围的覆盖率达93%,目前收集量达175吨/天。

关键词:开放

任何一个进步的体系,都是开放的。因此,现代城市的治理体系发展是多维、全面的,就像海绵一样能够吸纳不同层次的水。从以往的被动适应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引领,激发现代城市管理的活力,多元化、合作性的城市管理模式是现代城市管理方式变革的趋势。

常州正积极转变城市管理理念,形成政府、社会、公民等多方主体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城市管理格局,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

开放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制定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把相关作业、维护等服务事项交给企业、社区和中介机构,让“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协同配合,推动城市管理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

2015年起,常州大力推广道路清扫机械化标准化作业,以“市场化运行、标准化作业、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监督”为原则,通过政府招标购买服务的方式,吸引民营企业自行投资购置机械化作业车辆,并引进小型作业机具对路面狭窄的背街小巷、人行道板进行补充清洗作业。目前,市区道路环卫机械化作业综合覆盖率已从2014年的60%提升至目前的93%以上。

开放拓展市民互动渠道,线上线下沟通零距离。常州相继开通了“常州微城管”微博、微信、QQ、网络论坛等互动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等社交媒体,充分调动年轻人和网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先后有近300位网友加入城管QQ互动群,近5000位网友与平台成为微信好友,20000余位粉丝关注了常州城管微博。

关键词:共享

城市综合管理的“治本”之策,是广泛参与的社会治理。常州积极培育城市管理网络中的多元主体,运用法律规范、道德约束、行政管理、舆论引导等手段,构建政府机构、市场部门和公民、社会组织共创共享的合作型治理网络。

在常州市城管局局长吴建荣看来,城市是放大的家庭,人是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也是最大的变量。创新城市治理方式,要加强城市科学化、精细化、精益化管理,就要让百姓把城市当成自己的家,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实现公众参与、全民城管。城管开放日、城市找差等特色活动让市民参与度不断提升。

常州连续开展“我爱我家志愿同行”城市管理找差活动,采取志愿者找差和专业人员找差相结合,现场找差和网络找差相结合的方式,每年找出各类问题约2000余个,所有问题均通过智慧城管系统进行派遣,问题整改率保持在99%以上。

“记得小时候学校的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作文题,叫未来的城市什么样。这道题如果让我现在写,那么我希望我笔下的常州每个人都能安定而快乐地生活,少一些争执与对抗,多一些微笑与理解,而你和我也能是这座城市的建设者与享受者。”

这封情真意切的书信是一名普通城管队员写给小商贩的。做鸡蛋摊饼的袁芬经常在西横街小学门前摆摊卖鸡蛋饼,由于没证,每次城管队员上前管理她都很配合。最近队员怎么劝她离开她都不肯走,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她儿子受伤了,袁芬得为孩子筹措药费。

钟楼城管决定帮助袁芬在现在的地点破例办理道路临时占用许可证,同时也对她的经营行为提出了要求,比如必须在规定时间出摊。为了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钟楼城管大队还发起了募捐,3天时间就募得7200元。拿到这笔捐款,袁芬抹开了眼泪:“城管是为了我和大家好。”如今,她把新家安在了常州,还开了一家小店面。

目前,对于市民生活中的“必需品”比如非机动车修理、修鞋、修拉链、配钥匙、缝补衣裤等服务,常州在中心城区设立了100个便民服务点,这是城管部门在“城管革命”中的努力与善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常州城管人深知,管理无止境,建设精美常州须久久为功,他们正脚踏实地继续奋斗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