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空间形态,城市治理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本文以城管部门城市治理工作为出发点,探讨当前城市治理工作存在短板,阐析现阶段城市治理工作新特点,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城市治理工作应对之策。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城市治理工作能力,对于发展我国经济,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形势下 加强城市治理 思考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神州大地上肆虐横行。这场疫情,既对我国各行各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和挑战,也对全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形成一次实战考验。全国“两会”后,因为政府的大力提倡,目前,地摊经济又成为全民议论话题,如何改善民众就业,发展地摊经济,助力复产复工,解决城市市容、街路管控等方面的问题,已成为新形势下考量一线城管执法者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摆在各地城管部门面前紧迫而又现实的课题。
一、城市治理工作重要性
一座城市形象好不好,三分取决于城市建设,七分在于管理,而这个管理是治理工作的一部分,这足以说明城市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城市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城市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一个井盖的缺失,或者路面的凹凸,有可能导致行人车辆出现交通安全隐患,稍大一点,疫情期间的垃圾分类,一些城市市民随手乱扔的口罩,如果乱扔口罩是一个新冠潜伏者,或许会感染更多的市民,甚至危及广大群众的生命。可以说,其范围之大,责任也广。因此,城市治理工作,具体到城市管理者来说,城市治理的目的,既能追求城市福利最大化,改善当地人居环境,又能引导市民由陈规陋习向文明健康方式转变,更能展示一个城市的温度和发展未来。经历了这次新冠疫情的大考,各地的城市治理工作接受了一次全面检验,在战时状态下紧急应对,稳控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城市治理工作能力的强大优势。
二、现阶段城市治理工作短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城管队伍能够迅速启动应急管理机制,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筑牢社区防线,开展小区宣传排查登记,与相关单位联防联控,如江西南昌疫情期间有1.68万名环卫工人日夜奋战防控一线,陕西城管则出动执法人员21.39万人,参加社区防控以及城市路口承担体温测量等各项执勤保障工作,四川省成都出台《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各地城管均能全力维护疫情防控社会秩序,保障了城市的稳定运行。
应当看到,城市治理工作在当前新形势下的实践中得到较大检验,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疫情防控法制意识不强,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习总书记曾经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紧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制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然而在一些地方,仍然存有一些防控意识不强,执法简单粗暴,与群众发生矛盾的一些现象。如疫情期间武汉本是重灾区的江汉区汉兴街城管人员殴打送菜员,云南昭通城管人员脚踹违建户,连云港海州城管执法人员调查期间遭遇暴力抗法倒在执法现场等诸多案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城管执法在服务服从大局与严格规范标准之间矛盾还有一定存在,部分执法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法治意识不强,对于制约“权力滥用”,“野蛮执法”的督查机制还未建立健全。
二是发展“地摊经济”盲目跟风,前期城市管理成效功亏一篑。当前,“地摊经济”在一些城市不断热闹起来,面对疫情对民生经济的冲击,最近关于允许占道经营发展“地摊经济”政策受到了广大市民叫好,就连各行各业的一些精英白领也都纷纷表示要把“摆地摊”当成副业来“贴补家用”。但随之而来的是,“摊霸”、“市霸”等恶势力又开始产生,“脏乱差”问题一触反弹,市民的舒适宜居开始降低。特别是经过疫情的冲击,实体门店本已步履蹒跚,摊贩经济放开后,无店铺,无税收,商品价格运营成本比实体店低了不少,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面对各种城市政策利好,因为粗线条的放开“地摊经济”,一些城市落实政策较快,对摆地摊采取开放态度,缺乏基本的治理,于是监管开始失效,城市管理环境差不多快回解放前。
三、现阶段城市治理工作新特点
新冠疫情让社会进入“非常态”,此后中央释放出“地摊经济”发展机会,城管执法面临新的任务和突发情况,执法工作重心已开始发生转移,管理范围和内容凸显出一些新的特点,逐渐开始向保民生、稳就业方向上转变。
(一)执法职责边界扩大化,充分认识城管执法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融合协作重要性
本次疫情发生后,各级城管部门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服从当地政府安排,遵循“人民城市为人民”为原则,不仅要履行自身法定职能,还需配合卫生、市场监管、公安、社区参与“联防联控”工作,如在道口测量体温、纠正市民佩戴口罩,居家隔离服务,很多工作超出城管执法内容和范围。如吉林长春城管与防疫部门配合,派出党员突击队驻守城市出入口、火车站、机场等疫情防控前沿,对进出城市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开展车辆消毒和防疫宣传工作,确保市民安全。这就给城市治理工作提出一个大的命题,城管执法如何融入高密度、多元化的各部门和社会之中,如何与其他相关单位、社会组织、公民等主体形成彼此合作而又相互依存,从而支撑起城市功能的配套、城市生活的便利,保持城市的高效运转呢?又是怎样来正确行使,有效应对这种公共突发事件,这就需要城管执法人员迅速提升包容合作而具有协同治理的能力,以在危机来临时将公共管控落到实处,从而确保市民的生命权不受损害。难能可贵的是在本次疫情应对过程中,我国大部分城管部门都构建起了与街道、小区、社区联防联控体系,既统筹兼顾好了日常工作职责和民生保障,又能适应当前阶段的形式变化和各种任务需要,提高疫情防控应对处置,主动促进多元融合,体现了新形势下城管的担当作为。
(二)社会矛盾危机交织,充分认识城管执法在城市治理工作中的风险多样性
当下,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线推进模式的多方因素交织一块,主要表现在,由于几个月的“封城”持续,全国各地群众因为长时间的居家隔离,不能外出,没有收入,特别是一些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生活拮据,生存压力很大,此时心态焦虑,情绪不稳。近期,我国政府放开“地摊经济”便利,这对于市民的生活、企业的生产、城市流动摊贩带来向好趋势,但又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使得城管执法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工作难度很大,相互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激化、衍生突发事件风险高。最近,全国的几起城管执法舆论事件开始爆发,如广西的城管局长强拆校门新闻,特别是民众对于中央出台刺激经济政策存在误解,城管街头执法存在相当大的执法风险,有相当多的民众认为,中央都放开政策了,而城管执法部门还经常查处设摊者,从而把对社会存在的矛盾转嫁于对城管的仇视,城管执法一旦控制现场不好,很容易产生暴力抗法事件。这对于城管执法部门来说,如何化解多元化社会矛盾又要做好当前保民生工作?没有一个清晰可行目标,需要城管部门认清形势,依法执法,在法律的框架下,赋予一些人情味,出台一些有益于发展地摊经济的政策。另一方面,对于市民、企业和各种摊贩来说,如何发展经济,遵纪守法,合法经营,解决生活压力,需要的是领会支持地摊经济的政策精神。
(三)城管执法职业特殊化,充分认识城管执法在城市治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性
今年年初以来,全国60多万城管人员大部分战斗在防疫第一线。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们在各种道口值守,在小区宣传劝告,制止纠正不戴口罩者,直接面对复工复产的各种群体,特别是广大环卫工人,他们起早摸黑,不怕辛苦劳累,抓好垃圾分类源头管控,运输各种医疗垃圾,进行各种公共场所消毒,很容易成为新冠肺炎感染风险源,生命健康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地摊经济”一放开,“地摊”一摆,对于一些人口密度大,人员高频流动等大、中城市,是否会导致疫情扩散风险,引发衍生性、传导性。由于城管执法人员常处于街头管理较多,会不会给城管执法人员带来疫情风险源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城管执法工作因为千头万绪,点多线长面广,很容易触动社会上最底层人民的经济利益,在当前的复工复产和“地摊经济”重启的大环境下,部分市民对政策的偏执理解,城管执法时很容易跟他们发生现场冲突,像城管经常路查渣土运输车,扑杀烈性犬,被迫无奈时还要对峙刀贩,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一定保障,如何有效规避执法安全成为每一个执法人员必须面对的课题。
四、新形势下城市治理工作应对之策
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构成中,城市治理是一个基本要素。如今疫情的控制让城市按下了暂停键,通过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原先许多意向不到的复杂情况,作为中国式城管执法者,我们城管人既看到了这次公众冲突事件的风险所在,也为今后中国在城市治理工作中应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方面,积累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实践财富。
(一)坚持“法治”要求,提升现代城市的依法治理能力
法治是推进新时代城市治理的现代化重要保障。由于城市治理对象复杂性和管理异质性,当前的城管执法在城市治理各个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执行差别问题,如执法人员素养,执法形式简单等一些有法不依现象,城管执法部门应当秉持依法行政方针,建立完善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各项城市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环境分类管理和定量考核制度,加强依法监督,坚持制度执行的强制性、违规行为惩处的严肃性,用“法制”思维贯穿于城市治理全过程,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城市能力。
(二)加强“数字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城市治理现代化手段
城市治理要摆脱传统落后状态,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5G、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现代技术手段,加快城市基础数据库建设,以数据驱动治理模式创新,加强定量分析研究,搭建多方共同治理平台。如上海利用大数据打造“城市大脑”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在这次的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像浙江杭州依托“城市大脑”平台,进行大数据排查,推出“健康码”,“亲情在线”等,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为预防新冠风险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目前,我国“数字城市”和电子政务还处于发展阶段,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将来的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渗透到城市治理的各个环节中去,如数字通信网,无人交通体系,届时,通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城市治理,城市的运转将会调整得更加协调。
(三)推动执法中心下移,积极打造城管执法进社区治理模式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社区已成为城市治理的一线力量。当前,城管执法队伍正处于城市治理最前沿,推动执法中心向基层下移,依托网格化平台为对接点,充分加强城管执法进社区服务活动,落实“一社区一城管”标准,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零距离。
要在社区培育造就新时代城管队伍,建立推行“城管执法+N”网络化建设,在人员管控,垃圾分类,复工复产等方面制定城市精细化管理方案,有针对性的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城管执法部门应以应对突发性风险为关键点,鼓励各类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城市治理。如在社区组织业主、物业代表学习垃圾分类投放常识,普法教育等,对他们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开展风险治理技能培训演练,形成应对公共风险的强大合力。在这次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斗争中,习总书记就曾武汉东湖新城社区全体工作者抗击疫情给与了点赞。这说明,充分发挥好社区“网格员”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对于日常的城市治理有至关意义,更对于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也有决定性意义。
(四)借助智慧管理手段,做强服务助推民生就业平稳续航
由于政府的大力提倡,地摊经济已成为全国各大城市“促就业、保民生”的一大举措。各级城管执法部门应当适时了解民情、摸清底数、做强服务,助推“地摊经济”平稳有序经营,充分利用信息化对摊主加强管理考核。广西北海就“地摊经济”释放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值得全国同行借鉴。如对于有意向的经营者本人,建立了人脸识别数据库;每个摊点设有一个拥有专属二维码责任牌,执法者只要扫一扫,通过智慧APP很快就能定位经营者所有信息。因此,“地摊经济”如何发展,如何改善民众就业,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是考验一线城管执法者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