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柳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情况通报

四城区城管委,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城管委,相关专业部门:

2017年,柳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以“营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建设智慧城管”为目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积极协调相关专业部门,各相关处置单位联动配合,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及时发现并处置城市管理问题,工作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现将2017年度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案件处置及时高效

2017年,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共受理案件495016件,立案490634件,结案481658件,结案率为98.17%。部件类问题立案数为26216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9.39%。事件类问题立案数为454701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1.91%。2017年,城区(新区)数字城管案件结案率为99.87%,市级各专业部门数字城管案件结案率为99.99%,其他专业部门数字城管案件结案率为98.20%。

二、突出重点,措施得力,效果显著

(一)领导高度重视

各城区(新区)高度重视数字城管工作的开展,强化了组织机构建设,人员保障、经费保障、应急保障、运行保障等方面得到落实,确保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城区分管领导实时掌握数字城管案件处置情况,对案件处置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深入一线调查走访、听取市级专业部门意见、组织召开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协调会等多种手段,及时化解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确保案件处置合法、高效。市级各专业部门及其他专业部门也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了数字城管案件的处置效率。

(二)以重点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国家卫生城复审、创全国文明城等城市管理重点工作。创城期间,数字城管系统共立案、处置各类城市管理问题122756件,督办乱摆卖、车辆乱停放问题956件,针对国家卫生城复审技术评估报告中存在问题的71条路段进行摸底排查;自检排查阶段,立案督办乱摆卖案件2791件,广告类案件1828件。助力“飓风行动”,通过市容巡查、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柳州是我家”微信公众号、柳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信息网、新闻媒体等渠道共受理私搭乱建问题3972件,已拆除104件,其余案件均纳入系统督办。助力占道经营专项整治、人行道停车专项整治等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市容市貌的规范、整洁程度,为打造安全宜居城市、创建具有柳州特色的市容市貌城市品牌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重难点案件协调处置取得实效

柳北区疑难问题协调机制日趋完善,建立了“多部门会商”、“三方会诊”机制,通过摆事实、拿依据,说服相关部门处理案件,促进问题及时高效解决,实现了信息共享、工作联动,形成了处理疑难案件的强大合体。鱼峰区定期召开数字城管工作联席会议、针对市民投诉、疑难类案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解决,并由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定期对各责任单位的处置情况进行督查,最大限度地发挥部门协调效应和管理优势。城中区积极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处理无主案件,采取现场签到、协调过程拍照或摄像存档等措施,及时对案件的责任主体进行认定和解决。柳南区加强与城区处置部门的沟通,有效推进非常规类型案件的处置。柳东新区与相关处置单位负责人建立了微信工作群,第一时间将无主、疑难案件情况在群内发布,采取工作群内商量探讨、现场调查了解、现场协调处置等多种方式来确定责任主体,推动案件高效处置。北部生态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定期召开疑难、无主案件现场协调会,并形成书面材料报送管委会专项解决,形成自上而下的共同行动案件处置的良好机制。2017年,各城区(新区)牵头协调处置重难点案件共547件,为市民的安全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数字城管工作亮点纷呈

一年来,各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作为、勇于创新,探索出不少推动数字城管工作开展的好经验、好方法。柳北区加强业务培训,在提高坐席员业务水平的同时,制定了内部考核办法,直接考核到个人,有效激励处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鱼峰区将城区信息中心、12345政府热线、环卫所、行政执法局和交警大队等多个部门进行整合,成立鱼峰区联动中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协调功能和管理优势,建立了高位监督考核长效运行机制;利用科技手段,对辖区内出现的违章问题进行视频抓拍,并通过社区网格系统、电话等形式派至各处置部门。城中区围绕打造“科技城管”、“智慧城管”开展工作,实现了与公安监控管理的全面对接,将981个高清“天网”视频监控点位接入数字化城管视频监控系统,最大程度消除管理盲点,拓展了城市管理空间,优化了资源配置。柳南区初步尝试通过政府社会购买服务模式,聘请了第三方公司对广告类、无主建筑垃圾等部分案件进行处理,市场化运作初显成效。同时,根据辖区市容市貌监控情况,设置便民疏导点,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有效改善辖区市容市貌状况。柳东新区着眼于“以人为本,为民办实事”的原则,加大对存在问题突出的处置单位的监督考核力度,通过分管领导“约谈”责任单位负责人,与各处置单位签定目标责任状等有力措施,促使责任单位加强重视、切实履职。北部生态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加强值班制度,成立应急小分队,设置机动处置小组,针对节假日和权属不明的案件均由应急小分队进行处置,实现了城市管理问题的高效处置。

市级委办局均安排专人负责数字城管工作,对数字城管系统分派的案件做到有交接、有落实、有反馈。市园林局严格实行“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考核、四级联动”的运行模式,建立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长效机制。每天由专人负责值守数字城管信息平台,加强案件的接收分派与完成进度的监督,并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奖惩制度,以提高基层单位对数字城管案件的重视程度。市公安局认真制定数字城管案件处置工作方案,落实责任,有序推进,确保每一起案件得到有效处理。定期对接警员进行业务培训考试,使其熟练掌握数字化城市管理协同办公系统的操作流程,不断提高案件处置的准确率。市城管执法局局机关各科室、直属二层单位通过统一思想认识,精心组织安排,创新工作方式,强化落实成效,扎实有序地推进数字城管各个环节工作。市住建委制定了《市政设施应急维修工作流程》,从数管案件的接收、现场核实、任务安排、任务接收处理、应急维修和反馈等各环节着手,安排专人跟踪和管理,确保数字城管案件的及时处置与反馈,有效提高案件反馈率,处置率。市环保局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市环境监察支队安排专人分别负责处理和审核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环境信访案件工作。成立应急小分队,协调处理环境信访件及各类突发环境事件。

威立雅水务公司建立了较完善的数字城管工作对接机制,处置数字城管案件及时,效率较高。

三、存在问题

(一)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还需提升。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工作中经常出现脱节现象,部分人员存在操作系统不熟练、工作指标概念模糊等现象。

(二)情况通报工作落实不到位。部分单位未按要求发布数字城管工作情况通报,个别单位甚至没有按时发布,导致检查评比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三)单位主动作为意识不强。个别单位工作消极被动,存在畏难情绪,处置不力,导致问题反复发生、市民反复投诉,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市民诉求。部分企业单位社会责任感不强,存在逃避责任、推诿扯皮等现象。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各专业部门要高度重视数字城管工作,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亲自部署,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抓落实,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内在动力,以全新姿态迎接2018年的挑战。

(二)加强培训,奋勇争先。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大培训力度,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及时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强化纪律、相互配合。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负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对出现逃避责任、推诿扯皮单位,将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附件:2017年度柳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案件处置情况排名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