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冷雨初停,阳光和煦。笔者跟随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柳北市容巡查中队副中队长张亦驰同志进行日常的网格巡查工作。张亦驰同志是我市数字城管的第一批队员,随着市数字城管工作的不断壮大而一步步成长。目前他所负责的辖区占据了柳北区半个城区,几乎涵盖了整个城区的最重要的主干道及街巷,分队下辖7个巡查网格,线长点多道路等级高,工作担子重。
张亦驰同志每日要和所管理的21名市容巡查员一样在大街小巷中巡查,落实80%的时间协助处置重难点事部件案件、80%时间在网格巡查的规定,可以说他的工作每日都是在电动车上开始与结束,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在巡查中,所经路段只要发现了诸如道路不洁、沿街晾挂等和城市管理息息相关的问题,他总是要停下车来给所属网格的市容巡查员打电话核实确认,发现还未上报的则督促市容巡查员尽快上报。如果市容巡查员对所报案件存在疑问,他就会耐心指导市容巡查员如何上报。
上午9时许,张亦驰同志巡查到滨江西路铁桥下时,发现铁桥底下有一处雨水箅子积水的情况,他示意笔者靠边停车,注意安全。在现场,他耐心地为笔者讲解:“此类问题在上报时极易在类别上出现错误,粗心一些的话就会用雨水箅子这个小类上报,但是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有污水往外溢出,说明这个下水通道的某一处一定出现了堵塞或流水不畅的情况,这样的话,在上报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地用排水管道堵塞这个小类,并尽可能用文字阐述清楚问题所在。案件小类的选择关系着指挥大厅判断案件的责任单位和处置时限,这很重要,稍不留神,不单单市容巡查员上报的案件可能会被判为无效,也可能导致处置单位对我们抱怨和责难。”说完,他爬上一个土坡找来一根树枝,忍着下水道冒出的阵阵刺鼻恶臭,尝试对下水道进行简易的疏通,却发现雨水箅子被泥沙堵住,只能交给处置单位的专业人员疏通。最终他打给了所属网格的市容巡查员,告知其到现场按照正常流程上报。
“虽不生于斯,但长于斯,我对这个城市充满了热爱和感激,因此也十分热爱这份工作。”在巡查途中,他和笔者谈及数字城管工作的感悟,“其实我们的工作风吹日晒的,也很辛苦,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是希望城市更加美丽和整洁一些,只是希望老百姓生活的环境更加和谐、出行更加安全,只是希望市民和处置单位对我们的工作有更多的了解和支持。正因为有了一些人所说的‘找茬挑刺’,我们的城市才会如此的美丽和整洁,才会不辜负‘山清水秀地干净’这块金字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