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被人们所熟知,我们只是城市管理一颗小小“螺丝钉”,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出现在哪里。这样一群秉承螺丝钉精神的人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覃柳木,女,42岁,柳州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柳南中队一名普通的“数管人”。私底下大家亲切地称呼她为“覃姐”,从事市容巡查员工作8年,党龄6年,累计上报巡查案件总数达上万件,2千多个日日夜夜不辞辛苦奋战在一线岗位上。
初入信息中心之前覃姐在一家建筑公司当财务会计,从办公室转到户外劳动。她说,工作第一年,夏日酷暑,冬日冷冽,那时候脸上、鼻子上、手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脱皮和冻疮,擦了药膏又继续工作。后来她的车里出现了各种防冻裂药膏,成为生活必需品。中心每月会举行约3-4次党员会议,从家里出发需要8公里路程,对此覃姐从来不敢怠慢,总是提前15分钟到场。工作越发繁忙而充实,有时候早上去开了党员会议,回来直接就去上中班,期间又去城中办公室开党员小组会议,常常要拜托亲戚帮自己去幼儿园接女儿放学。她不曾有怨言,总是默默地做事,用实干证明自己。
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就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覃姐坦言“只要国家有需要,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冲在最前面!”今年疫情期间,大家居家隔离的时候,覃姐收到宝莲社区志愿者通知,作为一名党员立即报名。按照日程安排表,每天早上7点准时到达现场,布置好桌子、遮阳棚,准备好出入登记表和二维码,待到一切准备就绪便在门口“迎接”。柳州三月的天气,平均气温在17摄氏度左右。凉风瑟瑟、阴雨连绵,正值复工复产初期,出行的人们逐渐增多。虽然下雨天也着实让大家的工作造成不小影响,却浇不灭大家热血澎湃的心。在此期间,有的老人家不愿意佩戴口罩且固执不听劝,覃姐以及她的小伙伴们就轮番给老人家普及肺炎知识,让他们有了安全意识主动做好防护;还有的老人家不会使用手机扫码,覃姐就会耐心的上前手把手去教,因此也结下了不少好人缘。相逢何必曾相识,经过几天的相处,大家的关系就像老邻居一样融洽;当然也有些“顽固分子”拒不配合检查的,大家都会进行积极正面的劝导。疫情防控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配合,任何时候做出的一点贡献,就能凝聚成一股巨大的能量。
群众有所呼,监督有所应。这天晚上7点左右,覃姐收到一条“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派发下来核实的市民投诉案件。因为近日暴雨频繁,石烂路一家幼儿园被淹,市民希望能赶紧过去处理。收到任务后,立即出发按照市民所描述的地址找去,找了两所幼儿园都不是案发地。由于市民给的地址与现场有出入,其实两地相差4-5公里的路程,覃姐仍然耐心与市民核对具体地址,在市民的配合下终于找到了那所幼儿园,现场积水已经消退。市民对于我们的工作给与了肯定,并接受了现场反馈情况。她说,为民服务我们始终在路上。
每个青年都守好一个岗,在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用实干展现人生价值。像覃姐这样的城市监督模范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不断发光发热,温暖了这座龙城!
(通讯员: 韦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