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黑土壤”还需大力量

——写在我市有关部门开展无证燃气经营站点整治月活动之际

执法人员展开拉网式排查。

鉴于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使用了从非正规渠道购置的燃气瓶的现状,从11月1起,我市组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联合开展无证燃气经营站点整治月活动,铲除无证燃气黑窝点,从源头上确保百姓用气安全。

行动:拉网式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11月16日,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重点对城乡接合部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执法整治行动,拉网排查了石烂路、太阳村镇文笔村等杂货、五金、桶装水店,当场查获两家无证经营燃气点,共暂扣42个燃气钢瓶。

该支队一名执法人员说,被查处的无证经营燃气点基本都是兼营的模式,有的经营点甚至设在家中,安全隐患大。为此,支队每周组织两次以上燃气安全专项检查,采取提前上岗,错时轮换等方式,对涉及燃气供应、使用的单位开展对账检查,更新完善台账,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关停整改,立案查处,做到情况明、数字准、隐患除。目前,支队共组织专项整治11次,立案查处20起,查扣没收燃气钢瓶389瓶。

各城区城管执法部门相继对燃气经营站点开展了“拉网式”清理大排查行动,重点排查燃气经营点的相关许可证、店面燃气瓶摆放数量、通风设计、安全装置等事项,查处一批违章占道经营、跨坎经营燃气站点和无证经营燃气点。在整治中,执法部门发现这些“黑燃气”大多短斤缺两,不少“黑燃气”中添加了其他化学物质,燃烧不充分,气味刺鼻,且易发生爆炸。

分析:无证经营燃气点为何屡查屡现?

“当前无证燃气经营黑窝点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经营活动依旧猖獗,执法查处无证燃气经营点力度不够,难以对无证燃气黑窝点形成有效的打击遏制。”一些执法人员在分析无证经营燃气点屡查屡现原因时说。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规划执法大队大队长刘勤认为,有些不良商贩低价收购超期瓶、报废瓶进行灌装,难以及时排查,给无证经营燃气点以生存空间。因此,相关部门形成监管合力至为关键。“利益使然是无证经营燃气点屡查屡现的原因。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在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从事着非法销售、存储甚至是灌装燃气的行为。”市燃气协会秘书长罗智清说,我市的“黑气站点”大多在城乡接合部,以桶装水、五金店、杂货店为掩护。为节约成本赚取更大的利益,“黑气站点“的多数气源都是私自到周边县份进行充装。源头不除,无证经营燃气点屡查屡现就不足为奇了。

监管:源头治理缩小生存空间

罗智清表示,下一步,市燃气行业协会将配合执法部门,对充气源头进行持续性的打击,特别是要把运输车辆列入黑名单。同时采取有奖举报等措施,缩小非法气站的生存空间。

“城管部门将根据当前燃气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个人私自充装、无证经营、混合经营、安全环境差的问题,继续有针对性地组织执法检查,真正做到不漏掉一个环节、不放过一个细节,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打击一起取缔一起,进一步加大查处违法经营燃气执法力度和非法充装、销售燃气行为的打击取缔力度。”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一名负责人说,经过宣传教育和整治后,大部分无证燃气经营业主都已“金盆洗手”转行不再经营,但仍有个别业主抱有侥幸心理,如果市民发现有无证经营燃气的,可向12319城市管理热线举报。

这名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从源头加强查处力度,对燃气企业经营资质进行明确,要求获得经营许可的燃气企业不得为未获得经营许可的经营者提供用于经营的气源,以从源头上杜绝无证经营者的燃气来源,防止“黑气”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