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顶违建
占用楼顶的违建被拆除
高层住宅楼按照一定的规划设计建成并交付使用,占用楼顶公共区域搭建宿舍、杂物房及办公室,如此“负重”会影响整栋楼的房屋质量安全,居民为此纷纷通过12319热线等渠道投诉。4日上午,在航银路和航一路交叉路口的浙广商务酒店顶层,柳南区组织城管等部门开展“飓风行动”,依法拆除了一处面积达578平方米的违建“空中楼阁”,并将追溯拆违执行费用。
“空中楼阁”被拆除
当天上午,记者在拆违现场看到,楼顶的违建“空中楼阁”为该酒店方建设使用,屋顶由蓝色铁皮棚搭盖而成,总面积578平方米。违建被分割成数间房屋,用来作为员工宿舍、杂物房及办公室。
据了解,本来这是整栋楼业主共同所有的天台,在上面私搭乱建对建筑的安全结构、承重等等方面都有一定影响。接受市民反映的情况后,柳南区城管部门执法人员及时介入调查,履行完相关程序后依法对违建进行拆除。经执法人员多次宣传教育,违建当事方理解并配合执法工作,拆违行动顺利开展。
在拆违现场,柳南区委副书记、区长何世恰表示,结合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及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相关部门将把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尽快恢复楼顶公共区域的使用权。在拆除违法建设的同时,柳南区相关部门还将依法追溯拆违等相关执行费用。
当天,柳南区还拆除了红岩路和龙屯路一带的78间门面,为柳州火车站西站房周边道路的改扩建工程扫除障碍。目前,柳南区共拆除违建32万平方米,其中,“飓风行动”以来拆除12万平方米。
多部门信息共享加强联动,避免“拆了又建”
全市清理整治违法建设“飓风行动”第一次现场会要求,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及快速查处机制。市城管执法局作为“飓风行动”的指挥部,要履行对全市违法建设查处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责任,建立上下联动层级管理体制,健全违法建设认定查处及预防机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建立规划、国土、房产、行政审批、城管执法、公安、纪检监察等部门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的联动机制,明确职责和工作衔接方式;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社区和物业管理企业的职责和作用,对违法建设及时发现、及时制止。
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违法建设的查处程序多,执法周期长,经常会出现“拆了又建、建了又拆、边查边建”等情况。较长的查处时间容易使违建者趁机抢建,在后期执法时,当事人又将面临更大的损失,增加执法成本和阻力,也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柳州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条例》的地方立法,充分发挥立法对违法建设治理的引领和规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