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拟打造环卫作业智能环保新模式

小区垃圾箱入地下 环卫车更换为新能源车

1月31日,记者从市环卫汽车新能源化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我市计划在三年内将所有环卫车辆更换为新能源车辆,从研发环卫用车产品,到开创环卫作业智能环保新模式,一方面助力加快建设美丽宜居柳州,另一方面通过科技带动本地汽车产业创新发展。

柳州享有“汽车城”“山清水秀地干净”等盛誉,如何把智能环保的环卫作业与新能源专用汽车研发及应用更好地结合起来?我市就是最好的“孵化器”。当天上午,为落实我市关于汽车产业新能源化工作要求,市科技局、市容管理局负责人会同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重汽运力、广西汽车集团、柳州延龙汽车等企业科技管理人员,共同研讨利用三年时间,将我市所有的环卫用车更换为新能源车辆。

据介绍,目前在我市小街巷的垃圾清运过程中,居民楼底、乡村小道等区域分散的生活垃圾,一般是通过环卫三轮车现场倒装,运送至垃圾转运站。而这种垃圾清运模式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升级传统的垃圾收运模式势在必行。

基于市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市市容管理局局长唐作斌提出“看不到垃圾”的收运新模式,即在小区及主要路段设置地埋式垃圾箱,这样的环卫设备露出地表的外观与果皮箱相同,居民从果皮箱入口投入垃圾直接到达地下的垃圾箱,既节约了空间,还解决垃圾产生异味的问题。届时,新能源环卫车通过“以箱换箱”的收运垃圾模式,实现“垃圾不落地”,然后,智能环保密闭化环卫车直接将垃圾运输至大型中转站压缩,最后将其转运至静脉产业园资源化处理。今年在我市主要门户路段将设置地埋式垃圾箱。

我市各大汽车生产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了解到这一环卫作业新模式后表示很感兴趣。下一步,我市各大汽车生产企业与相关政府部门将密切联系,尽快把新产品、新模式、新产业落地,并将走向全区乃至全国。